说起最近长江电力花了200多亿修葛洲坝船闸这事儿,真是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。你想啊,这钱砸下去可不是小数目,可偏偏又没装发电机组,不直接赚钱,还得白白给别人用。有人就纳闷了,这到底合不合适?换成咱们自己家里,那感觉还真挺别扭的。
打个比方吧,就像你住的房子年久失修、功能也跟不上趟,你一咬牙花大价钱把它翻新装修了一遍。本来想着住得舒服点,也许还能升值呢。结果突然有人拍板:以后这个房子,你得一直免费借给邻居用,人家随便进出,还不用付房租。这搁谁心里都觉得有点亏,对吧?网友老虎说得更直白:“我自己出钱把家装潢地漂漂亮亮,然后强制让我永远免费让别人住,这事合理吗?”其实,大伙心里的疑问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。
从企业角度看,长江电力确实有责任维护自家的资产——毕竟葛洲坝本来就是他们名下的。但问题来了,如果只是为了通航和社会公共利益,把巨额资金投进去,却不能带来直接收益,说句实在话,有点像“吃力不讨好”。尤其现在经济环境紧张,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,不少投资者就开始嘀咕:这样干到底图啥?是不是对股东公平?
再看看网上评论区,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。有网友觉得国企嘛,本身肩负社会责任,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做贡献也是应该的;但更多声音则认为,要是长期这样无偿投入,不仅影响公司利润分红,还容易寒了投资人的心。“我辛苦买你的股票,就是盼着能分红挣钱,现在倒好,全拿去填‘无底洞’。”这种吐槽听起来是不是很眼熟?
当然啦,从宏观层面讲,水运畅通关系到沿线几省市的发展大局,是国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。可话又说回来,总不能总靠企业埋单吧?这账怎么算才公道呢?大家其实都明白,一些公益性项目必须有人牵头,但具体怎么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,就考验管理层智慧了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其实完全可以探索政府补贴、共建共享等多元化模式,让企业少背点包袱,也能调动积极性。
归根结底,无论是普通股民还是路过围观群众,都希望看到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。不然的话,“自己掏腰包替全村人盖桥”的戏码演太久,总会让人心生怨气。所以,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是不是该提前商量清楚,到底谁掏钱、怎么掏才最合理?毕竟一句老话讲得好:众人拾柴火焰高,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。这笔账,到底该怎么算,你怎么看呢?
瑞和网-专业配资网-股票配资网首页官网-配资公司100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